我們都知道剛開始的時候,志在重建籃網也是對易建聯寄予厚望的,因為從之前他新秀賽季的表現來看,他是極具潛力的。對於易建聯而言,從公鹿隊到籃網隊是一個不錯的機會,他也是拼盡全力,在賽場上揮灑著自己的汗水。
在籃網隊的兩個賽季易建聯場均上場31.8分鐘,能拿下12分7.2個籃板和1次阻攻的數據。然而阿聯最終還是被籃網交易了,並且貼補上了300萬美元的現金,許多球迷便很好奇這其中到底是因為什麼呢?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為大家分析一下。
首先是籃網隊在後來的比賽中,發現易建聯能帶來的商業價值並不大。大家從之前姚明與火箭的例子中能看出來,他與球隊兩者間是互相滿足、互相成就的。當然一度給大家帶來這樣的想法——即使球員的球技不算強,背靠巨大的市場,也有可能會有強大的商業價值。或許當初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,籃網隊簽下了易建聯,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賽季的發展,他們發現事實和想像的並不一樣。
其次是易建聯的傷病影響。易建聯和姚明一樣,是玻璃人體質,在比賽中他多次受傷,傷病的影響讓他打得很是掙扎,出勤率和上場時間也無法保證。並且即使是他上場的這些比賽中,大多數的得分是靠中遠距離投籃得來的,作為偏內線的大個子球員卻不能進入內線肉搏對抗,沒有什麼培養和發展的價值。他的得分方式過於單一,也就意味著其戰鬥力(也就是得分能力)並不強。在籃網隊期間他的命中率最多只有41%,對於內線球員來說是比較低的。球技不佔優勢,再加上多次的傷病影響,這令籃網漸漸地對他失去了信心。
第三個原因就是從易建聯與Quinton Ross的對比中,後者的年薪更低一點。那個時候,阿聯在籃網的年薪是400萬美元,但是Quinton的就少多了,Quinton的薪水只有易建聯的四分之一。因此,對於籃網而言,做這樣的交易,完全可以發揮400萬最大的優勢。換句話而言,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用100萬簽下Quinton,然後用剩下的300萬簽下另一位實力強悍的球員。這對於極注重商業價值的籃網而言,何樂而不為呢?
以上三個方面都是籃網交易易建聯的原因,不過我想,如果易建聯能夠為其帶來較大的商業價值,或者實力再強一些,或許就能夠在這里站穩腳跟吧。畢竟NBA是一個生意場,也是一個強者為王的地方,適應不了規則的話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,沒有人能夠逃脫這個法則。
來源:網路